隆冬时节,雪景题材是诸多摄影人的追求。面对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世界,如何拍摄出雪的梦幻,记录下朦胧素雅、晶莹剔透、洁白松软的诗情画意。
冬季拍雪易,但拍出雪之美、神之韵并非易事。如何拍摄以及拍摄点位都应提前规划准备。
拍摄雪景同样需要把控光影最佳拍摄时机。雪中摄影光线柔和,不仅能拍出雪花飘舞,还能拍出朦胧墨色;雪后放晴,日出前可拍到蓝紫色天空晨光;傍晚日落低色温呈现淡淡的晚霞;夜晚雪地星空的寂静与寒冷都是摄影人选择尝试的时机。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阳光照射角度。高角度光线照射积雪反射率高,一片苍白丢失雪的细节;低角度照射,光线反射角度较小,画面会更加柔和唯美。最好选择侧光或侧逆光拍摄,能增加雪的层次和细节质感。
另外,当镜头广角不够时,可考虑用接片方式拍摄,后期合成一幅大场景雪的画面。不管是横接还是竖接,为保证成功率,两片叠加在百分之五十为好。拍摄雪景小品也是不错的选择,独具一格、趣味优雅。
拍摄雪景需要强化五种对比,让画面脱颖而出,更具可观性。
1.冷暖对比
冬季雪景给人第一感知是白雪皑皑的冷色调,如选取一个颜色鲜艳的背景,或红或黄,可橙可蓝,用鲜明的颜色来衬托白雪,形成色系反差,让画面更具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2.明暗对比
选择明暗反差较大的场景,控制好曝光量的加减,可拍摄成高调或低调的雪景作品,构图简洁,暗部有细节,亮部有层次,画面清晰通透。尝试把明暗对比强烈的雪景拍成黑白照片,来冲击一下看惯的彩色照片,更具吸引力。
3.动静对比
如何在雪景中体现动静结合,一是寻找动态景物,如雪中溪流、瀑布、飞雪、晨雾、滑雪等风光和人文景观;二是控制快门速度来显示动态效果。用慢门1/2秒至2秒之间的曝光速度,同时设置小光圈、低感光度,可把水流拍成拉丝状。现场光较强时使用减光镜压暗光比,并选择暗背景拍摄,效果更佳;凝聚瞬间场景,需要提高快门速度。拍大雪纷飞设置1/125秒至1/200秒的快门速度,在暗背景下配置闪光灯拍摄,凝聚的飘雪会更突显其柔美靓丽。
4.虚实对比
在拍摄雪景实践中利用大光圈浅景深效应,来突出主题,虚化背景,这是拍摄雪中人像的最佳设置;也可用前后对焦点的选择,拍出前实后虚或后实前虚的具有梦幻朦胧感画面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手动对焦拍摄,可避免因雪景色泽反差小自动对焦无法合焦的无奈。
5.线条对比
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一场雪覆盖大地,都会出现不同形状的几何图案和奇特纹理,这时需要摄影师的灵感和捕捉雪中线条之美的能力。如林木中晨光倒影、雪原上弯曲车辙、乡间田埂偏坡带有泥土气息的线条元素、楼宇间线条阴影等,将静态的线条,在不断变换机位和视角,拍摄出具有特殊效果的大景观或街头小品。
Tips:
拍摄雪景不同于其它景观摄影,成败关键在于曝光控制。在大面积雪景拍摄中,常会出现曝光不足画面偏暗,雪是灰白色的现象。这是因为雪景反光强亮度高,相机自动测光系统认为环境光过亮,因此会自动降低曝光量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现场环境光,用曝光补偿或手动曝光模式适当增加0.7—2挡曝光量,让雪景变得明亮质感,这是拍摄雪景必须进行的设置。
需要提醒的是,冬季拍雪多带备用电池,并将其装在外套内衣口袋里,以防因气温过低造成电量流失无法拍摄的尴尬;雪地路滑在鞋上套捆防滑冰爪以防摔倒;完成雪地摄影,进室内前先将相机装进摄影包封好再行进入,否则相机遇热会冷凝挂霜,严重的可损坏相机和镜头内片;若要作品清晰通透,脚架快门线将助你一臂之力;做好气象预知,选好拍摄地,心中有数方可成就精彩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