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品欣赏 > 正文

独立摄影师戴显婧专访及摄影作品欣赏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如果·爱·日本》,日本奈良,戴显婧,2016年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如果·爱·日本》,日本广岛,戴显婧,2017年

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去了8次日本,一直是她想整理但不太敢整理的地方,照片太多,记忆也太多。同样的地点可能身边的人不再相同。她贪恋神舍与寺庙 ,把自己的当下诉诸于古老的留存之中;她也会站在东京塔,眺望这座充满人造堆积,寸土寸金的城市,不放过任何一块空白。人们归属于这些新兴消费与传统文化的交错之中。而欧洲的系列,她在其中找寻那些帝国繁盛之下的遗落,在全球化进程之下的传统,是褪色的砖墙,是残剩的食物碎屑,是红色的剧场,是老人与海,最终汇成她眼中那些“褪色的金”。背影,侧身,形单影只的人,成为她图像中的特征。正体现着她作为一个过客,自在穿行于街角,在不同文化差异背景下,捕捉下陌生人与自己一瞬的关联。在这个场域中,她不作声响,不求回应。只保存那一刻的经过。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褪色的金》,法国巴黎,戴显婧,2014、2015年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褪色的金》,英国伦敦,戴显婧,2015年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褪色的金》,德国德累斯顿,戴显婧,2015年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褪色的金》,捷克布拉格,戴显婧,2015年

“2016年,一段亲密关系的结束,也是我与她们相互照镜子的开始。”这次亲密关系的结束让她确信了亲密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她不仅想自我窥探,也希望寻求共鸣。她开始用她擅长的影像和文字摸索接下来的路,在寻找答案的路上她的长期女性影像文本创作项目《她在家》(Women at Home)诞生了。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她在家》中国独居女性影像纪实项目,戴显婧,2016年至今

至今她已经拍摄采访了40多位女性,大多都是30+,她走访她们身心归属的领地——家,深入交谈她们在亲密关系当中的体悟,为她们拍摄一组环境肖像,再将她们谈论的内容梳理成文字,与影像一同呈现。通常她的镜头除了对准被摄者,还会充分观察她们的家居环境与物件。借由影像与文字,戴显婧开始了观察见证当今社会独居女性情感探索与个体成长的实践行动。曾经一位被访女性对她说:行动是最好的祈祷。也正因这样的彼此召唤,她不断在行动。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以前我的世界很小,所以对方大,我会迷恋一种深邃。但现在我的世界大了,所以很多事儿都不那么重要了。这可能就是长大。”新若,32岁,现已婚已育。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我的内心是个吉普赛人,手上戴满戒指,拖着一个行李箱,走到哪是哪。”陈天媛,34岁,单身独居。

有趣的是,单从图像上来看《她在家》的构图中常常出现的两个元素:框与镜面。门、窗帘、窗户、镜子等构成的框形元素给予了视觉上的空间感,这是发生在家这个空间的故事;镜子、玻璃等镜面与被摄者形成反射或重叠成为了女性对自我的观看、回顾与自我探索的视觉表达,也暗示着戴显婧“把自己作为方法”通过拍摄她人探索自我成长的行为。除了她们的情感面貌与生活状态,她们当下的的家园、事业与身份也被逐一纪录,热爱铁人三项运动的外企职员、餐厅老板、艺术家、怀孕的母亲、心理学教育者、骑行圈从业者、大学教师.....这是关于她们的爱与怕最好的说明。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我渴望爱胜过被爱,我怕亏欠别人。”张凡,33岁,单身独居。

摄影师戴显婧摄影作品

“痛苦都来自于人和关系,直到30岁,开始看见我自己了。”贺伊曼,30岁,单身独居。

独立摄影师戴显婧专访及摄影作品欣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数码摄影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