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摄影技巧 > 其它技巧 > 正文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前几天,去了一趟天坛。日落日分,游客多已散去,静下来的广场只剩下一些摄影爱好者还迟迟不愿离去。大家拿着长枪短炮,我手握小手机似乎有点颇不专业。但是,手机虽小,灵感不少。拍出来的一些照片,感觉也是不错。聊聊心得吧。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临关门的祈年殿,人少、安静。于是,不自主的,就想拍大场面(如上图)。

故宫如此,祈年殿如此。毕竟,平时都是游人从众,好不容易遇到空无一人。还不铆足了劲使劲拍?不过,你们知道,我是不喜欢走“寻常路”的。所以,只拍了一张“证件打卡照”,我就开始寻觅别的角度去了。

初级:构图

不想拍得循规蹈矩,就应该更灵活的去构图。比如,加个前景。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用祈年殿前的门口作为前景。广角之下,得到一张框架式构图的照片。

当然,这张照片也是一个比较俗的角度,拍摄难度之低仅次于正面证件照。随后,我注意到祈年殿的翼侧还有两栋建筑,建筑的屋檐正好指向祈年殿的屋顶。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于是,我爬上台阶,同样是利用广角,屋檐和祈年殿就被“合照”到同一副画面之中了。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同样还是在台阶之上,退后几步,利用柱子做前景。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这样的构图相对于只孤零零的拍摄一个祈年殿来说,就会更丰满一些。

另外,就是拍摄的时候,我也并没有只盯着祈年殿来拍。比如这张照片: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就是用祈年殿前面的围栏和东门拍摄了一个明暗、冷暖、黑白彩色的对比。而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明暗交界处的灯柱: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琉璃瓦、红门、亮部的台阶、暗部的地砖。四个部分从上到下 ,形成纵向的排比构图。

中级:拍人

建筑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了人的建筑,照片会更灵动一些。所以,比单纯讲究构图来说,给照片加入“人”,可能对观察力和判断力,就会要求更高一些。

我在拍照时,特别注意那些落单的人。而一旦选择好了对象,就会用一些表现手法来“柔和”人与景的关系。比如,当时这个小姑娘正在拍写真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我就在楼梯下,使用长焦拍摄,刚好拍到了小女孩很自然的一幕。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在拍这幅照片的时候,我同样是在楼梯下。边上一位摄影爱好者对着画面里面的女士说:“您拍完了让开一下,我拍一下”。都喜欢干净的画面。但画面里一定没有人才好看吗?我觉得,有这位女士的存在,照片却更显独特。上了楼梯,就是祈年殿了,使用广角拍拍摄,依旧可以拍得全。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细节。一位老人坐在墙根打电话,我观察到,他所坐的位置,正好是明暗交界线: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于是使用2倍变焦拍摄,照片虽简单,但却很立体。同样的位置,退后两步,将太阳光“卡”在建筑的边缘。等待一个人走过,正好挡住那位老人。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虽然头部略微和背景重叠,但也还算满意了。

高级:抽象

建筑、人,都是具象的,是一眼可见的。那我觉得,更有趣的,应该是对它们进行拆解,从而将一些更抽象的部分呈现出来。比如,我拍了这个台阶: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从原图上,你可能看不出我想表达的是什么。但是,转成黑白,你能看明白了吗?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其实,我的构图方式,是从右上到左下的对角线。而阴影,和天坛的房檐,就形成了这条抽象的线条。

在后期的时候,我可以选择全白的天空,也可以选择全黑的天空: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还可以选择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那说到房顶: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我选择了这样这样不规则的方式来拍摄它的局部: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在后期的时候,使用黑白,将天空调整为全白,那么,天坛的三层宝顶,就像三道线条,变得抽象起来。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而这张照片,则是看到墙角的一道光: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利用后期黑白套彩色的方法,将光线突出出来,抽象而又直观的告诉你我所想表达的内容: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

总结一下,通过这一系列的照片,我其实想表达的是:人少的时候拍照。最大的优势不是让你能拍出人少的景色(当然,这也是优势之一)。而真正的好处,是可以让你静下心来,安静的创作。这跟作家需要安静的写作环境,其实是一个道理。静下心来,往往可以有着超常的发挥。

北京天坛的拍摄经验心得》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数码摄影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