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带着佳能EOS R3去了上海动物园和北京十渡,参加了5天4晚的海南观鸟团,也与EOS R5等机型做了同场对比。尽管这篇文章依然无法实现面面俱到,但我希望能把谈到的项目真正讲透了,让大家能够从中获得一些知识与购买指导。
一体化机身带来的可靠性
EOS R3是佳能首款采用竖拍手柄一体化设计的专微相机。宽大的机身不仅能为所有拍摄者提供舒适饱满的握持感、容纳更多控制按键,更重要的意义还是兼容1DX系列的大电池。ET在海南的几天里,使用EOS R3全天拍摄后的剩余电量都能保持在30%以上,让人非常具有安全感。
可能会有朋友说,EOS R3的重量还更大呢,这我觉得还得看和谁比。比起佳能1DX3或者隔壁的“方块”微单,EOS R3还是要轻不少的。事实上,EOS R3比EOS R5搭配BG-R10电池手柄和两块LP-E6NH电池还要轻约10%,且可靠性与实际续航能力都要更优秀。
TIPS:电池的比较
相同电压的两块电池可以直接通过“毫安时”(mAh)参数比较容量,不同电压的两块电池则需要将使用“瓦时”(Wh)进行比较。LP-E19电池的规格为10.8V 2700mAh 30Wh,LP-E6NH电池的规格为7.2V 2130mAh 16Wh,所以LP-E19的能量接近LP-E6NH电池的两倍。
无论是体育新闻还是生态拍摄,我们都很少在电量完全用尽后才更换电池;另一方面,对于EOS R5这样的高性能相机,电池剩余电量较低时还会影响机械快门高速连拍的最高速度。所以,一块大容量电池提供的实际拍摄时间是要超过两块小电池的。
对焦性能提升与操作优化
和单反相机相比,微单相机可以提供更高的合焦精度与更强大的主体识别能力,但在面对“大脱焦”状况时,通常还是专业单反的检测速度更快一些。除了结构上的差异外,佳能单反对焦系统上广泛使用的“双线错置型”传感器也是专门针对“大脱焦”场景优化的,这其实也是很多体育新闻记者还在使用1DX3等旗舰单反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在EOS R3上,我体验到了与专业单反不相上下的“大脱焦”检测速度。无论是突然飞入画面的草鸮,还是在树枝间跳动的白喉冠鹎,EOS R3都能更快一步完成合焦。连续对焦连拍时的主体锁定能力也更强了,即使某一时刻因为出现遮挡而产生画面模糊,相机都能在拍摄下一幅照片时完成重新对焦。
一组草鸮的高速连拍。按快门的手指早松开了0.03秒,造成这一组照片只有29张。完整的3次开合过程,全部发生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29张照片里,非常清晰的有21张、比较清晰的有26张,成功率已经非常高了。
其中,第24张眼睛清晰;第25张因为翅膀遮挡住眼睛造成画面模糊;第26张完成对翅膀的重新合焦;第27张翅膀打开,焦点再次落在眼睛上。再次提醒,这一切都发生在4/30 = 0.13秒的时间内。
除了对焦性能外,EOS R3在对焦操作上也和其他产品有一些差别。在EOS R5、R6上,只有在“面部+追踪”模式下才能进行眼部优先对焦或主体追踪(默认设置是在识别主体后按下SET键开始追踪,或者直接用手触摸屏幕对应位置进行识别和追踪)。如果切换到单点、定点或者区域对焦,就不能使用这些智能化功能了。
而在EOS R3上,“面部+追踪”模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在每一种对焦区域模式下都能通过INFO键开启/关闭被摄体追踪。并且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还能随时通过自定义按键(默认为M-Fn2,就是握住相机后中指附近)开启/关闭被摄体追踪。这些改变大大提高了自动对焦操作的灵活性,让我们可以兼顾控制与智能 —— 在海南尖峰岭的热带雨林中拍摄时,我就更习惯使用区域对焦模式,既能躲开树叶枝杈的干扰,也不会失去鸟眼自动识别,大大提高了拍摄成功率。
TIPS:关于眼控对焦
这次虽然没有找到适合“眼控对焦”发挥的拍摄场景(比如足球、篮球等多人激烈运动),但ET还是要说一下自己对于EOS R3眼控功能的理解。
胶片时代的佳能单反相机,既没有多功能控制钮(我们俗称的“摇杆”)更没有带光学追踪的AF-ON按键。我们只能通过指令拨轮与速控转盘相配合来移动对焦点。当可选对焦点数量达到几十个的时候,反复移动对焦点还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 所以EOS-3上的眼控对焦或者说胶片时代的眼控对焦,主要目的是提高选择对焦点的效率。
而现在的佳能相机已经拥有了非常强大的主体识别功能,可以让对焦点自动落在人物、动物、车辆上。当画面中只有一个拍摄对象时,大多数时间里我们都不需要人工干预对焦点的位置。EOS R3上的眼控对焦不再是快速选择对焦点,而是在画面中有多个拍摄对象时,跟随拍摄者的意图(观察视线)来切换识别主体。所以,真的不要再玩那些没营养的老梗了,时代真的变了。
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像质量
无论是体育新闻还是生态记录,高感画质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情况下,即使我们使用了F2.8或F4光圈的超远摄定焦镜头,依然会为了确保快门速度而用上比较高的感光度。以这次海南拍鸟为例,晨昏时的感光度通常在ISO 6400左右(即便如此,快门速度也很难超过1/500秒),夜观时则是会用到ISO 25600或更高 —— 我还挑战了下在仅有手机屏幕补光情况下,拍摄同行的一位朋友。尽管感光度已经达到了ISO 102400,100%放大后依然有可用画质。
白眉田鸡,国内罕见鸟,据说整个海南也只有这一片湿地有发现记录。拍摄这张照片时是下午6点27分,太阳基本落山,拍摄参数为F4、1/400秒、ISO6400。使用Adobe Lightroom将RAW转换为JPG,默认降噪/锐化,少量色阶调整。如果使用插件或第三方付费软件,肯定可以得到更好的画质,这里主要给大家呈现一个相对原始的噪点情况。
即使是晴朗的上午,在密林中、逆光角度遇到一只“黑鸟”(大盘尾)也足够考验相机的高感表现了。F4、1/500秒、ISO 6400,后期还有比较大幅的阴影/高光调整,喙和羽毛依然有非常丰富的细节。
夜观时发现的领角鸮。首先用1/100s秒的“安全快门”进行拍摄,此时感光度已经达到了ISO 25600。达成记录目标后,逐步调整降低快门速度,最后获得1/25s、ISO 6400的照片。除了优秀的高感画质外,EOS R3与RF100-500mm F4.5-7.1L IS USM镜头的联动防抖也为拍摄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信不少朋友更关心EOS R3的2400万像素是否够用。其实在去海南拍摄前,我自己也没有一个非常确定的答案,所以绝大部分行程中也带上了自己的EOS R5。而在整个拍摄结束后,我个人的体会是在密林、湿地拍摄时,EOS R3的2400万像素是完全够用的,并且这些场景下我们会更重视相机的高感表现;只有晴朗天气下拍摄小型水禽、涉禽,才会为了“赚长焦”而使用到像素更高的EOS R5 —— 当然,这也取决于每个人的拍摄方式。就拿拍摄勺嘴鹬来说,如果拼上衣服、手肘、膝盖,匍匐前进的话,也是可以在很近距离完成拍摄的。
铁嘴沙鸻(也可能是蒙古沙鸻),体长约20cm。拍摄这张照片时,其实已经和它非常近了,但依然需要用等效1120mm焦距(EOS R5开1.6x裁切配合700mm镜头)才能得到这样的构图 —— 不是我距离不够近、镜头不够长,实在是这些涉禽太小了。
(这张是EOS R5开1.6x裁切模式拍摄的)
TIPS:关于视频画质
虽然这次因为各方面原因没能使用EOS R3拍摄到很满意的视频素材,但我还是在工作室里进行了一番视频细节对比。在使用相同镜头与拍摄参数的前提下,佳能EOS R3在全画幅下录制的4K 50p/60p视频,画面细节要明显优于同门EOS R5与隔壁两家的高像素微单。
EOS R3(左)和EOS R5(右),同镜头、同参数,视频截帧后放大到200%
实用性大幅提升的HDR拍摄功能
早在十几年前,相机上就有了自动HDR拍摄功能,可以将包围曝光拍摄的3张照片合成为一张具有更大动态范围的照片。但因为拍摄时通常需要使用三脚架保持稳定,实用性比较有限。再后来,手机上的自动HDR功能越来越方便,就更少有人使用相机上的HDR拍摄模式了。
但在EOS R3上,佳能充分利用了高速性能,让拍摄3张不同曝光照片所需要的时间减少到最低0.02秒。这不仅让我们有可能实现手持拍摄,同时也能拍摄一些运动速度不太快的对象 —— 我尝试用HDR模式拍摄了城际列车的进站瞬间,放大看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重影——具有非常好的可用性。
正常曝光的单张照片(左),机内HDR合成后的照片(右)
正常曝光的单张照片(左),机内HDR合成后的照片(右),放大到100%
小结
到这里,ET我关于佳能EOS R3的使用分享就要告一段落了。很抱歉因为时间和能力限制,没能更进一步讲解视频拍摄的相关情况,也没能介绍高频防闪烁拍摄、电子快门闪光同步、光学取景模拟视图辅助等拍摄功能。同时因为从海南回来后一直处于比较疲惫的状态,所以这篇文章拖到现在才和大家见面。等ET拿到自己订购的EOS R3后,一定会和继续分享自己的使用情况。
这次海南观鸟算是硬挤出来的行程。虽然确实有些辛苦,但这种“沉浸式拍摄”对充分体验一款专业相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之后ET也会尽可能多的安排类似行程。最后,我们这次海南观鸟、拍鸟小队7个人里可以凑出来1台EOS R3、4台EOS R5、1台EOS R,两只RF100-500mm F4.5-7.1L IS USM、两只RF100-400mm F5.6-8 IS USM和两只RF800mm F11 IS STM,简直像是一次媒体外拍团 —— 充分说明在拍鸟方面,佳能专微已经得到了非常多朋友的认可与选择。
最后,附上春节前在北京拍摄的一组白尾鹞,个人感觉这组照片充分体现了EOS R3的对焦、连拍性能(和白尾鹞相比,草鸮飞得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