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摄影杂谈 > 正文

什么是人文摄影?你真的搞清楚了吗?

“人文”是个高大上的概念,又有很多名家都说过,“人文摄影”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所以很多朋友关注人文摄影。以“创作人文摄影”自诩,飞哥这些年也帮影友看了很多的“人文摄影作品”。那咱们不得不说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很多影友根本没搞清什么是人文摄影!

飞哥曾经问过很多影友,你觉得什么是人文片?相当一部分影友的回复是这样的:我拍的是人,画面里都有人,那不就是人文片呐!如果您也是这么想的,那咱们今天就有必要从头梳理一下了!

大家首先明白一个道理,“人文”不是一个视觉元素,而是一种精神价值。对于这种精神价值,工具书的解释为“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这里面大家最应该注意的,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那么什么是“人文摄影”呢?当你的作品具有人文精神,也就是能体现“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这就是一件好的人文作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哪怕画面里有人,有好几个人,也不能算作人文摄影。比如这张网友发给我点评的滩涂图片。

什么是人文摄影你真的搞清楚了吗?

读者提供图片,欢迎提供作者信息这件作品有人吗?有人,而且人是视觉主体。但是作品只好看、不动人,因为画面中放上几个人,只是为了给静止的环境增加一点“动态效果”,作品完全不在乎这几个人的命运、感情和思想,读者对她们既不关心也没有共情。严格地说,这几个人其实只是“道具人”,在读者心中没有构建出人格。其实同样的思路,也可以用下图这种方式体现。

什么是人文摄影你真的搞清楚了吗?

其实滩涂上的人,和池塘里的鸭子,作用是完全一样的。总不能说这幅池塘也是“人文摄影”吧!(网络图片,欢迎提供作者信息)

那么“人文摄影”要打动读者,该怎么做呢?还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四句话——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

一件优秀的人文作品,其外在呈现必须围绕“以人为本”来进行,核心是用人的故事和情感打动读者,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同理心直至同情心(以上“三心”存在递进关系)。在飞哥看来,一件人文作品要打动读者,至少要有四个重要的元素。

第一,对人命运的关心

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是占有绝对核心地位的。如果作者本身都不关心“人”的命运,那么又怎么可能以此打动读者呢?我们来看北京摄影家吕小中坚持很久的一个项目——《空椅子》。这个系列曾经坚持发布了数百张,我们选取最近发表的作品。

什么是人文摄影你真的搞清楚了吗?

《空椅子》  吕小中作品

什么是人文摄影你真的搞清楚了吗?

《空椅子》  吕小中作品

一把空椅子,不管看上去多么破旧,都曾经是崭新的。空椅子也有过自己的主人,它为什么被放在这里?主人坐在上面看到过什么样的风景?见证过什么样的故事?这把椅子为什么又被丢弃了?主人不在了、风景消失了、曾经的故事早就烟消云散了,可是这把破椅子依然直挺挺的放在这里,像是所有那些逝去的最后见证。看到见证的时候,读者自然会联想到,这些故事是什么样的呢?

作者用“空椅子”作为“时光流逝”具体而微的标志,一把椅子从新变旧的过程,骨子里讲述就是时光流淌的历程、社会变迁的过程、也是一个人遭遇变化的过程。我们看到一个英俊少年变成垂垂老者,看到一座高楼大厦,都会有追寻旧日时光的冲动,更会有沧海桑田的感慨。一把破旧的空椅子,也会给你一样的感觉。

第二,对生活细节的刻画

一个人的遭遇和状态,抽象的表达往往是无力的,而那些不经意间展示的生活细节,才能格外打动人心。以前飞哥说过,所谓“有温度”,骨子里就是“有细节”。“壹课公益课堂”的影友里,我就看到了一件细节精彩的作品,拿来跟大家分享。

什么是人文摄影你真的搞清楚了吗?

《回家》  赵红枫作品

手是摄影人常用来表达的物象。在北京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这双手拿的是一张一次性的北京地铁卡。北京地铁卡有两种,一种是可以反复充值、长期使用的公交卡,还有一种是这种一次性卡。在北京办长期公交卡非常方便,只需要交几十元押金就可以。而且这种卡只有坐地铁是全价,但是坐地面上的公共汽车还可以打折。所以不但本地人,连那些短期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都会办长期卡,只有临时从北京过境,只是坐地铁在几个火车站之间转车的外地人才会用一次性卡。这双手本身看上去非常粗糙,再加上土气衣服,就给主人公定了位——路过北京的中老年体力劳动劳动者。

大家再看攥住卡的手,握得非常紧。其实这种卡设计很科学,不会给风吹走或者轻易滑落,不需要这么死死攥着。这种握法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紧张。北京地铁的闸机是自助刷卡服务,没用过地铁卡的人会很不适应,地铁站经常出现出错导致闸机故障的情况。而北京地铁一天上千万人流量,非常拥挤繁忙,闸机失灵会影响别人进出站,往往要遭致白眼。这种紧张情绪,最终都在“死死攥住地铁卡”这个细节当中体现。一个小细节,人在异乡的无奈、紧张以及可能想象出的思乡之情都体现出来,加上这双手粗糙形象和北京地铁现代化设施(画面没有体现,但是相关设施读者都很熟悉,可以轻易脑补)的冲突,瞬间打击读者心灵,形成一件优秀作品。

第三,对人物内心的关注

人文摄影是“走心”的摄影。故事可能会雷同,会逐渐麻木,但是人的感情永远是新鲜的,对读者有杀伤力。要体现对人的关心、尊重和爱护,虽然起于故事,但要终于内心。刻画出人的内心世界,是人文摄影的上品。我们再来看一件“画面里没有人”的作品。

什么是人文摄影你真的搞清楚了吗?

2020年2月9日,居家隔离期间的被子,梦回雪山的感觉。摄影/陈勇

这是“拾城摄影奖”的一件入选作品。这个奖项是“单幅纪实摄影奖”,这件作品算不算纪实争议很大,但是作为“人文摄影”我认为是不错的。照片很有意思,拿被子堆了一个山形,白色被单就算梦回雪山了。其实回得去吗?回不去。居家隔离,大门都不能出。考虑到疫情当时的恐怖氛围,估计是让出门也不敢,只能守着被子过干瘾。这种望梅止渴或者叫画饼充饥的心态,刻画的纤毫毕现细致入微,落在读者眼里十足可笑,笑着笑着,眼睛就有点酸酸的。

毕竟,读者都经历了2020年年初的那种惶恐和无奈,作者看似荒诞无奈的联想,我们岂止是能理解,简直就是感同身受。看着陌生的照片,脑子里都是记忆里的禁闭日及,被打中了自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一次,我们不再是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爱护别人,我们自己就是那个被关心被爱护的家伙,这样的作品,又怎么不打动人心呢?

第四,对读者的绝对真诚

首先说明,“人文摄影”不是一种摄影分类,和国展的三大类分类法没有关系,和“纪实摄影”根本不是一回事,没有技术上的拘束,也不用在抓摆问题上纠结。但是,人文摄影核心竞争力是打动读者内心,如果对读者不真诚,那肯定打动不了,作品就一无是处了。所以人文摄影必须对读者真诚,不许欺骗读者。我们做一个对比吧:

什么是人文摄影你真的搞清楚了吗?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护师吴映霖。 李舸 摄

什么是人文摄影你真的搞清楚了吗?

这个例子咱们举过,不写作者名字和出处了吧,没仇没恨的给人留个面子

两张都是摆拍。前一张是武汉小分队的作品,小分队的任务是给一线医护人员拍肖像,肖像这东西摆得明明白白,但是读者和画中人的情感交流是真诚的。小护士有名有姓,真是在一线拼命的姑娘,她的艰苦环境是真的,危险是真的,想家和害怕是真的,勇敢坚定,以及对病人的关心,也都是真的。画中人的情感是真诚的,读者对她们的尊敬和心疼,同样是真诚的。

后一张完蛋了,咱们以前分析过,这个画面小战士看到的报纸连字都是反的。既然“看报”这个行为是假的,状态表情自然也都是装的。作者也许有“弘扬正能量”的好意,但是期瞒读者(还让人看穿了),读者还会感动吗?

好了,例子就是这些。大家会不会觉得我这一说,人文摄影很难?千万别担心,看我举得几个正面例子,人文精神真的不在于很玄的所谓“文化基础”或者“艺术造诣”学,而是要具备下面三个优点:善良、 真诚 、深入生活。

具备了这三个优点,你就具备了人文精神,就有了拍好人文摄影的第一步基础。相反,没有这三个优点,哪怕是念到国外哪个艺术大学读个博士生硕士生,作品也是不能动人的。大家一定要有自信,我相信我的读者这三个优点一定具备。所以,把你的善良天性和良好习惯融入你的创作,相信我,你一定能进步。

什么是人文摄影?你真的搞清楚了吗?》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数码摄影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