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些轻松、有趣,甚至有点奇怪的摄影冷知识吗?你来对地方了。摄影的历史悠久又迷人,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有意思的人物、事件和器材。本文整理了七个关于摄影的冷知识,涉及相机、术语、历史经典影像等,相信会让你眼前一亮。
1. 名字里的奥秘
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摄影”(photography)和“相机”(camera)到底从哪儿来的?这些词最早什么时候出现的?
“Photography”源自希腊语——“photos”意为“光”,“graphé”意为“绘画”或“用线条表现”。合起来,就是“用光作画”。普遍认为,这个词是由英国学者约翰·赫歇尔爵士(Sir John Herschel)在1839年提出的。
而“camera”则来自拉丁语“camera obscura”,意思是“暗室”。最初它指的就是暗箱:外界景象通过小孔投射到暗室或暗箱内的平面上,帮助画家掌握透视与比例。
现代相机,正是从暗箱演变而来。早期摄影师只需在暗箱后方放置感光材料,等待影像显现即可。随着技术进步,相机越来越精巧便携,但暗箱的原理至今仍在延续。
2. “Kodak” 其实是个虚构词
说到名字,你知道“Kodak”其实完全是杜撰的吗?柯达创始人乔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特别喜欢字母“K”,认为它“有力、干脆”。
后来他和母亲一起从一堆字母组合里,挑出了“Kodak”。起名的原则很简单:简短、好读、独特,不会让人联想到别的东西。随着柯达相机风靡,“Kodak moment”(柯达时刻)也成了形容“特别值得被记录下来的瞬间”的流行说法。
然而,柯达的辉煌没能延续。2012 年公司申请破产,随后出售了大量摄影专利,并逐步退出相机业务。如今市面上仍有“柯达”相机,但都是授权生产,与当年的柯达已无直接关系。
3. 第一张“自拍”
今天,自拍随处可见——我们有前置镜头和自拍杆。但你知道吗?最早的自拍可以追溯到1839年,也就是摄影正式问世的那一年。
美国灯具制造商Robert Cornelius精通化学和冶金,他与化学家Paul Beck Goddard合作研究当时最新的银版摄影法(daguerreotype)。
1839 年,Cornelius 把镜头对准了自己。当时银版摄影虽然能得到极为清晰的影像,但曝光时间动辄十几分钟。Cornelius 必须端坐不动,等待10–15分钟,最终得到了一张自己半身偏离中心的影像。这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有意图构图的摄影自拍。
4. “蓝色大理石”
谈到摄影趣闻,不能不提太空摄影。
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宇航员在飞往月球途中拍下了那张著名的“蓝色大理石”(The Blue Marble)。拍摄时,他们距地球表面约2.9万公里。这是人类第一张从太空完整记录地球全貌的照片。此后,它成为史上被复制最多的影像之一,也在环保运动中频繁被使用。
再补充一个太空摄影冷知识:那些被带上月球的相机后来怎样了?
哈苏(Hasselblad)相机记录下了许多人类历史上的经典瞬间,包括宇航员踏上月球的第一步。但由于返回舱重量有限,并非所有登月相机都能带回地球。至今,仍有多达12台哈苏相机留在月球表面。
5. 摄影画册的历史比你想象的要早
你以为摄影画册诞生在1950年?1900 年?还是1880年?都不是!
英国植物学家Anna Atkins被认为是第一位出版摄影画册的人。她向摄影先驱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Henry Fox Talbot)学习早期工艺(卡罗式 calotype 的发明者,与银版摄影法齐名)。Atkins 也是最早的女性摄影师之一。
她用蓝色调的氰版法(cyanotype)记录植物标本,并在1843 年出版了《英国藻类摄影:氰版印象》。从 1843年到1854年,她陆续出版了多卷系列作品。目前仅存 17 本。
6. 有史以来被观看最多的照片
你一定见过这张照片,我敢保证!
1996 年,前《国家地理》摄影师 Charles O’Rear 在加州索诺玛县拍下了一片翠绿的起伏山丘与蓝天白云,这就是著名的Bliss。2000 年,微软买下版权,并将其设为Windows XP的默认桌面壁纸。
凭借 Windows XP的全球普及,研究者普遍认为Bliss是人类历史上被观看次数最多的照片。O’Rear 也承认,这是他最知名的作品,并说:“从15岁起至今,几乎每个人都会记得这张照片。”
更有意思的是,这张照片完全没有后期处理。O’Rear 用中画幅胶片相机拍摄,他认为:“如果用35mm相机拍,效果绝不会一样。”
7. 相机和眼睛其实很像
最后一个冷知识:相机镜头和人眼,比你想象的还要相似!
镜头里有光圈,可以控制进入感光元件的光量。光圈越大(如 f/1.4),进光量越多,景深越浅,背景虚化越明显;光圈越小(如 f/8),进光量越少,景深更深。
人眼的虹膜,功能与光圈几乎相同:通过收缩或放松来调节进入眼睛的光量。当你从明亮走到昏暗环境,虹膜会调整瞳孔大小来适应。
在暗处,瞳孔可扩张至约 7 毫米,相当于 f/2.1;在强光下则会缩小,相当于 f/8.3 左右。
以上,就是七个足以让你在朋友和家人面前“秀一波”的摄影冷知识。摄影世界里还有更多精彩故事,如果有时间,不妨分享给身边的人。